Peer Learning Program

青衿伴學計畫

計畫緣起

臺北市教育局自109學年度與九九文教基金會攜手合作辦理「青衿伴學計畫」,是為提高台北市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具體實現「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的希望工程。透過引進專業師資、高中生志工,共同陪伴台北市多所國中學生共同學習成長,孩子們也在歷屆國中會考當中獲得理想成績!

九九文教基金會過去曾徵選高中生志工,透過數位視訊方式協助輔導屏東縣牡丹鄉與滿州鄉小學生的數學科目,獲得良好成效,因此將成功經驗複製到臺北市。透過青衿伴學計畫,期待未來能建立更完善之學生學習系統,讓原本在班級中學習低成就學生,依實際需要接受課後學習扶助之協助,逐級進步發展,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與信心,弭平學習的落差,達成教育無弱勢的理想!

九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焱銘,亦為南華高中的董事長,深深瞭解弱勢學生的生命故事和學習的挫折,他期待透過青衿伴學計劃幫助學習弱勢的孩子藉此提升考試成績,也建立學子之間的情誼,並將內化的學習動能再幫助其他的孩子,成為他人生命成長的好榜樣。

計畫內容

  1. 徵選臺北市和新北市內70至80位數學成績較好的高中生擔任志工,由志工利用課餘時間(每週1天入校輔導2小時)至教育局指定之國中進行個別課業輔導。
  2. 使用九九文教基金會所提供之數學科教材進行個別輔導,現場亦有專業的數學老師督導協助。
  3. 計畫結束後,參與之高中生志工獲得教育局所頒發之服務證明。

心得分享

國中學生


李同學:在參加青衿伴學課程之前,對於數學學習的感覺就是漫長且乏味,原本前幾節課都不太敢問志工老師問題,但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老師及志工學長姐的熱情,也因課程生動不嚴肅,在課程後期他也會勇於跟志工聊起一些學習數學的方法,並期許自己未來在高中數學能有更多進步。

陳同學:初次參與課程內心不免有自我懷疑的想法,害怕自己是否能夠再次接納數學,但這份擔憂在講師及志工個別的指導下煙消雲散,講師及志工逐題針對不懂之處進行解答並說明每個公式使用的時機,讓陳同學放下對於數學的恐懼,並且成績獲得顯著的提升。

高中志工


松山高中駱同學:因為本身有興趣擔任教學的角色,在平常上課的過程中也會自行攜帶平板去做輔助,並透過與國中生學弟妹們討論高中的學習經驗,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

大同高中郭同學:剛加入計畫團隊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與國中生進行有效溝通,但透過教學活動的互動,彼此氣氛更為熱絡達到教學相長的成效。

參與教師


大理高中國中部洪主任:學校並不是期望透過青衿伴學計畫就能讓學生的成績會突飛猛進,他認為,這項計畫對學生最大的意義是「陪伴」,高中生陪伴國三生一起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讓國三生對未來有信心和想像。學生很喜歡與高中生學長姐互動的感覺,在學習部分,平常上課聽不太懂的地方,透過一對一的輔導下找到方法、解決疑惑。

授課指導黃老師:開課後一到兩週觀察學生學習情形、高中生志工與國中生的配對調整以及學校人員的通力合作,雖然過程緊湊且辛苦,但是也很高興看到指導的同學們都能夠重拾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

返回頂端